校企合作

一 Cooperation

选择再次高考,成就更好的自己

高考成绩揭晓后,湖北襄阳一位名叫王威的外卖小哥火了,26岁的他今年第二次参加高考并取得623分的成绩。王威曾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中途退学后一直在打工。他自己表示,工作之后发现知识和学历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所以重新开始学习之路,冀望未来人生能有更多可能。

读书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具有特殊的位置,不仅因为尊重知识、崇尚文化是我们长期形成的社会风气和深入骨髓的民族特质,也源自教育本身的重要现实功用即促进个体升迁和社会流动。特别是堪称最严格的高考成绩筛选模式,以个人能力为标准构建起相对公平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文明发展。尽管自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能否起到应有的社会阶层流动作用产生些许质疑,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人才选拔机制,已经并将继续为普通人和普通家庭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及更加光明的未来。

与北大保安的励志故事相似,王威的经历打破了我们只有高中在校生才有资格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思维定势,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事实上,大学和高等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使人获得更多知识、技能和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功用。它在满足现代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同时,承担着观照心灵、引路灵魂的责任。我们往往认为大学所学必须是狭义的“学以致用”,但如果真的将其作为教育目的,批量制造出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或可以短时间解决经济发展造成的人才结构性矛盾,但却很可能最终形成一个缺乏人文关怀、奉行优胜劣汰的更加不平等且固化的社会。正如空虚的灵魂支撑不起充实的人生,功利的教育也孕育不出和谐的社会。教育要通过帮助个人走出狭小天地并超越自我,使学生学会思考、明辨是非,最终成就个人、造福社会。

是安于现状还是勇于改变,年龄永远不是判断标准,就像圆满人生和好的生活并不需要顺风顺水,而是在于自身感受是否美好、经历是否充实,主观感受和客观评价相一致,才能自信满满地说此生值得一过。当然,王威的故事和其他励志故事一样,在激励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奋斗向上的同时,也显示出社会对不同的成功有了更多宽容。我们需要告诉自己,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段需要用心体悟的旅程;我们也需要告诉自己,不要用别人的标准设定自己的目标。不和别人比较,相信自己的独一无二,让每一个“我”绽放不同的光彩,才是我们期待的、不断前进的社会样貌。

姓       名:

身份证号:

查询